师资培养 当前位置:首页  政策制度  师资培养

关于印发《合肥工业大学教师及实验室技术人员分类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关于印发《合肥工业大学教师及实验室技术人员分类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合工大政发〔2013〕165号

 

各单位:

      《合肥工业大学教师及实验室技术人员分类管理暂行办法》经2012年9月26日校长办公会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合肥工业大学

 

                                                                                                                                                                                                 2013年11月7日

 

 

合肥工业大学教师及实验室技术人员分类管理暂行办法

 

根据人社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和教育部《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为建立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功能相适应的教师管理办法,在岗位设置与聘用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分层次、分类别的教师及实验室人员发展、管理、考核、评价制度,特制定本暂行办法。

一、指导思想

1、以满足学校事业发展需求为目标,进一步优化我校师资队伍结构,构建有利于调动和发挥各类教学科研人员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教师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

2、以“以人为本、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原则,引导广大教师围绕学校总体发展要求,根据自身特长、特点和潜能,合理定位,明确职业发展目标和努力方向,充分实现学校事业发展与教师个人事业发展的有机结合,使各类教师“各尽所能,各得其所”。

3、以实施“分类定责、量化要求、分类管理、分类考核”为举措,建立与级别、类型相匹配的各类各级教学科研人员工作量要求和岗位职责,强化履职考核,进一步发挥政策的导向、激励和约束作用。

4、简化年度考核,强化聘期考核和聘用。年度考核以完成基本教学工作量、基本科研工作量和公益工作三方面为主要内容,聘期全面考核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并实行分级聘用。

二、教师分类类别

1、教学为主类教师

教学为主类教师是指承担全校公共基础课教学的教师,或年龄在45岁以上、且教学工作在15年以上承担全校专业基础课教学的教师。

教学为主类教师应具有丰富的从事本专业教学的实践经验和较高的专业教学水平,教学效果优良,教书育人成效突出,在教学研究与改革、教材编写等方面具有一定的造诣。

学校将建立一支少而精的教学为主类教师队伍,教学为主类教师占全校教师的比例控制在25%左右。

2、教学科研并重类教师

教学科研并重类教师是指从事本科和研究生课程教学以及科学研究工作的教师。

教学科研并重类教师应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教学效果优良,同时应具有高水平的研究能力和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学校将建立一支规模适中的教学科研并重类教师队伍,教学科研并重类教师为学校教师的主要构成。

3、科研为主类教师

科研为主类教师是指主要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工作的教师。

科研为主类教师应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能进行高级别的科学研究,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取得在国内外有较高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学校将建立一支规模合理的科研为主类教师队伍,科研为主类教师占全校教师的比例达到10%以上。

三、科技推广技术岗位和实验技术岗位

科技推广类技术岗位是指主要从事应用技术研究开发、成果转化转移和推广及咨询服务等工作的教师或其他技术人员。科技推广类技术人员应具有丰富的科技实践经验,在科技推广、成果转化方面作出较大贡献。

实验技术岗位是指主要从事实验、实践教学、研究、开发和服务的教师或各类技术人员。实验技术人员应具有较高的从事实验实践活动能力,在实验实践教学和科研支撑服务等方面做出较好的贡献。

四、各级岗位基本要求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学校的规章制度,恪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治学严谨,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维护学校的声誉和权益,以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为己任,积极参与民主管理,完成学校及单位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五、各级各类岗位年基本工作量和教学、科研工作量互通计算

各级各类岗位年基本工作量和教学与科研工作量互通计算方法见附件1。

六、各级各类岗位聘期基本职责

各级各类岗位聘期基本职责见附件2。

七、相关规定

1、结合岗位设置管理,学校将在总体上控制各类教师及实验室人员的比例与数量。并对教师及实验室人员的岗位分级聘任、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年度和聘期考核、绩效分配管理等政策进行相应调整。

2、教师的类别按照个人申报、学院审核、学校审批的程序确定。

各学院应根据本单位办学与发展实际,以及完成学校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的需要,按照上述分类及基本职责要求,结合教师个人的特点、特长、职业发展等情况,对教师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原则上教师在一个聘期的类别相对固定。学院各类教师具体的比例和数量由学校审批后施行。

3、新进教师一般应纳入教学科研并重类进行管理,也可先纳入科研为主类管理。各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新进教师首个聘期考核管理细则,报学校审定。

4、本办法所列各级各类岗位年基本工作量是对教师及实验室人员年度考核的基本要求。

本办法所列各级各类岗位聘期基本职责是对教师及实验室人员聘期考核的基本要求,学校将强化聘期考核,建立对各类教师高水平成果的评价、激励与约束机制,以引导教师安心从事高水平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

5、各单位可结合目标管理和本单位教学、科研、学科(专业)建设等工作的需要,制订各级各类岗位的年度工作量要求和聘期基本职责细则,细则不得低于学校的基本要求。

各单位可结合单位实际,制定公益工作内容要求和考核认定办法细则,并报学校审定、备案。

6、为鼓励和加强团队建设,对近3年来研究方向明确、团队成员稳定、科研成果显著的团队,可采取团队整体计算年基本工作量及聘期工作量办法。由单位根据团队的业绩、团队的发展等因素对团队进行综合评定,工作量计算可采取一定的优惠,团队负责人根据团队成员所做的实际贡献对团队成员进行综合评定。团队成员原则上要稳定3年(一个聘期)及以上。

 

附件2:各级各类岗位年基本工作量和教学、科研工作量互通计算办法.doc
附件3:各级各类岗位聘期基本职责.doc

 

 

附件材料链接:http://szb.hfut.edu.cn/download/showdownload.php?lang=cn&id=55